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向自强创新升级
来源:经济参考报 □汪涛
自主创新通常是后发国家在追赶先发国家,乃至与之并行时所采用的一种创新模式,它把创新着眼点放在“自主”。自强创新是比自主创新更为高级的创新模式,它在继承创新“自立自主性”同时,把创新着眼点和目标升级为奋发图强,是极少数后发国家在超越先发国家,乃至引领创新时所采用的一种创新模式。尽管自强创新这个概念鲜有提及,但从当代马克思主义和当代西方经济管理理论中都可以找到其存在依据。当前,中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都要求将创新驱动从自主创新升级到自强创新。
习近平多次强调“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强调“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决胜未来”。仅仅只是创新的自立自主,没有创新的自强,何来经济的自强、政治的自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呈现出加速发力的良好势头,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但从整体上看创新实力仍处于接近世界创新国家的第一集团,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这意味着创新驱动必须根据发展目标要求从自主创新升级到自强创新。
从自主创新向自强创新升级不可能自发形成。由于自强创新具有很强的探索性、不确定性和对抗性,中国这场升级注定将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也注定将成为人类历史上一次最为广泛的深刻变革,需要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解放思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下更大气力推进改革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视发展科学技术,加强顶层设计、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一是把自强创新上升为国家主导战略。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认真做好自强创新战略谋划,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凝聚全社会创新力量,升华创新境界。以自强创新战略统领人才强国战略、科技兴军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一系列国家战略,推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升级版,建设创新型强国。
二是加快建设自强创新驱动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加速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建设世界主要科学中心,探索与自强创新相适应的有效科研模式,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以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为依托,打通基础研究和高精尖技术创新衔接的绿色通道,集合精锐力量,实现智能操作系统、高端芯片、航空发动机、高精密设备等领域应用技术群体突破,建设一大批一流新型科研机构。构建“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迭代产业的技术协同创新体系,打造跨产业、跨区域创新联盟。积极引导各类企业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大力发展创新功能综合集成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园区(中心),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精准对接。培养一大批献身自强创新的企业家及创新型企业。推动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开展自强创新综合试验(试点),建设全球主要创新中心。
三是加快构建自强创新生态体系。
积极推动以自强创新为导向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面向自强创新的成熟发达市场体系,使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推动创新资源向优质企业和产品集中,推动高端创新要素更充分自由的流动、聚集和共享。积极培育公平的市场环境和创新环境,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的综合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以创新型企业为主体、市场化为导向、新型研发机构为支撑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高精尖技术创新体系。围绕自强创新,构建新型宏观调控体系,建立自强创新链全周期政策体系,搭建一体化创新公共服务共享平台。
四是推动全面开放与自强创新良性互动。
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自强创新,以自强创新不断深入推动开放,主动布局和积极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形成自强创新跨国界大联合、大协作。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加强同国际经贸规则和科技创新规则对接,推动贸易、投资和创新自由化便利化,大力引进海外一流的高科技企业、研发机构、大学和人才,发展高层次开放型创新经济。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举办各类高精尖产品和技术的国际进口博览会,推动发达国家放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以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为依托,开展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国际合作。创新对外投资方式,推动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加快培育科技创新国际竞争新优势。
五是坚定自强创新自信。
积极倡导自强创新文化,建设一批世界一流智库,深入开展自强创新理论和应用研究,积极探索、认真总结和广泛宣传中国特色自强创新道路。围绕自强创新,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自强创新的中国故事,展示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良好形象。
(作者为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孙剑嵩
本文网址:http://www.afeijie.com/yuwangtai/1087249.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河南开封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